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北大经济学院董志勇:相对的大数据质量,绝对的企业家精神

发稿时间:2017-07-11 14:15:29 来源:中国网

7月7日,2017首届北大创新论坛在北大经济学院东旭报告厅盛大举行。300余位行业精英汇聚一堂,共同交流大数据领域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探讨如何有效选择大数据分析技术与解决方案,规划大数据战略,以促进业务升级,发掘商业价值,驱动产业变革。

在上午的主题演讲环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党委书记/副院长董志勇发表了《相对的大数据质量,绝对的企业家精神》的专题演讲。

北大经济学院教授、党委书记/副院长 董志勇

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

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能够受到大会的邀请在这里针对时下“数据提升与创新精神”与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也听取大家宝贵的意见。

在座的各位都对商业风向有着敏锐察觉和准确判断,在过去几年,“大数据”这个概念无疑是最最吸引眼球的风口之一,无论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在千家万户的生活当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大数据热的背后是什么?我想,大数据热的背后是人们对大数据寄予的众多期望,销售商期望卖出更多的货物,生产商期望做出更好的产品,用户期望找到更酷的朋友,甚至警察可以预防犯罪。目前来看,信息流高度汇集的社会焦点,都凝聚了普通民众对于“大数据”提升生活质量的相应期待。从商业科技到医疗、政府、教育、经济人文以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大数据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数据”有大体量(Volumes)、多类别(Variety)、快速度(Velocity)、高真实性(Vraisemblance)四个特点,对经济决策确实和经济预判起到了一定作用,大数据的掌握程度可以转化为企业的经济价值。但是,大数据如此神通,现实确是,企业家不但没有清闲下来反而更加忙碌。在大数据不断给人们带来效益,企业家又焦灼于时代变革之时,很少有人关注大数据的短板,大数据不能做什么,这让我感到非常惊讶。

我们并不否认我们现在已经身处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但是数据质量的进步如此之快,更加要求我们在快速变动的趋势中,寻找相对稳定的经济或者商业逻辑,而寻找这些最本质逻辑的能力,我们习惯将其归结为“企业家精神”的一部分。

具体而言,我将“大数据”的出现对于现今创新精神以及商业逻辑的推动,以及“企业家精神”在此背景下新的角色定位归纳为了以下五个观点。

(一)新时代的创新精神本质还是发挥企业家的核心价值。

经济决策的产生永远依赖于经济信息以及经济体系处理经济信息的能力,这自经济系统中产生交易的那一天以来一直如此。刚刚我们已经提到,“大数据”的出现要求更系统、更加复杂、更加真实的数据质量,并搭配上更加高效的运算处理数据的方式。这在静态的情形下自然可以帮助经济决策,至少在各个决策环节之间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无论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回归分析,还是金融学意义上的预测,本质上都依赖于整个数据体系和具体模型的稳定,但每次经济逻辑的变动对于以往固有体系往往都是具有摧毁性质的,这在近一百年前熊彼特先生“创造性毁灭”的论述中就已经提及。模型和数据可以很好的告诉你依照这个经济逻辑继续运行下去,经济系统内会发生什么,但是它们无法告诉你经济逻辑什么时候会变化、经济运行依赖的基石何时会崩塌、以此构建的经济模型何时会失效。

世界永远都是在不断波动与曲折前行的,依据以往清晰信息也难以对未来世界做出准确的描绘。“大数据”作为直观技术工具,也仅仅只能对企业家的相应决策做出辅助。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是超过数据的,企业家对于经济数据背后的经济逻辑、经济大势的判断一定是超越数据结构本身的。而这些独特的判断恰恰是新时代下创新精神的源泉。

因此,从最纯粹创新精神的角度出发,能够真正帮助我们预测经济逻辑变化、经济体系进步的并非“大数据”结构,而是我们长期坚持的“企业家精神”,本质上还是人在发挥最根本性的作用。

(二)市场机制对于计划机制的根本优势并不体现于局部均衡,而在于全局均衡。

责任编辑:夏晨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