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区块链发展方兴未艾 美国采取分类监管方式趋利避害

发稿时间:2018-07-02 18:12:55 来源:财经界综合

从美国经验看,越是担心的地方就越应该让其公开化、阳光化,并制定针对性较强的监管策略。鉴于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性,这样反而可以最大程度预防风险。

虽然近期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有所降温,但整体而言,因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仍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状态。

在日前于纽约华美协进社举行的一次数字货币论坛上,与会专家介绍了当前一些主要国家数字货币发展及监管情况。中国被认为是对数字货币监管最严;日本则被认为是对数字货币监管最宽松的国家,很多商家甚至直接接受比特币支付;美国的数字货币监管政策严格程度被认为介于中国和日本之间;韩国则政策不稳定,宽严之间变化较为剧烈。

对日本比特币市场有深度研究的HUT咨询公司创办人Harumi Urata-Thompson表示,近年来,日本社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此压力下,日本在对待数字经济等新生事物时,往往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以期为经济注入新活力。

与此同时,日本也是十分看重数字货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发展潜力,希望吸引更多数字货币及区块链方面的人才、技术、资金。此外,将数字货币明面化、严监管后,还可为日本带来额外的税收收益。

毕达哥拉斯投资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曾良恩说,韩国政府政策立场变动较为频繁和剧烈,是源于韩国政府略显矛盾的心态。一方面,韩国政府想通过更加宽松的政策吸引潜在的来自中国市场的技术、资金、人才,另一方面,又担心当前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的数字货币冲击韩国传统金融体系。

监管2

美国采取分类监管的方式趋利避害

目前关于数字货币的定义定位以及其与区块链技术的关系,业内仍在探索,美国的监管政策也在磨合之中。可以确定的是,作为享有全球铸币权好处的美元的发行国,美国不会允许可能会冲击美元主权地位的数字货币的出现,这是条“红线”。

美国正尝试将数字货币分为资产型代币(Equity Token)、证券型代币 (Security Token)、应用型代币 (Utility Token)三类。在实际操作中,这三类代币的边界其实较为模糊,具有一定的可转换性,尤其是前二者之间更加模糊。有很多人士认为数字货币应该只分为证券型代币和应用型代币两类。

目前两种代币被看作是最有前途的应用之一,通过网络众筹等方式,很多人士认为其可以降低初创公司融资及进入金融市场的成本,更好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更长期看甚至有望取代证券交易所成为企业融资主要方式。

比如,美国特拉华州2017年通过了一项法案,历史性地承认使用区块链作为创建和管理企业记录的一种方式,这就使基于区块链的股票交易有了极大的可能性。

从目前美国的监管政策来看,已明确要求资产型代币、证券型代币必须注册登记,接受美国证券法等法律以及美国证交会(SEC)等机构的监管,鼓励相关企业在监管规则之内合法发展。

就应用型代币而言,更主要是一种形态上的特质,而不是合法的金融工具。美国证交会对这类产品的态度一直暧昧不清,尚未给予官方指导,但监管的压力是一直存在的。

去年12月以来,美国批准了首个比特币期货产品,并一度引发了数字货币发展热潮。但事实上如仔细分析美国监管层的表态,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在支持数字货币发展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实际效果上反而可能是变相加强了监管。

美国证交会主席杰伊•克莱顿6月初接受CNBC专访时再次明确:“比特币不是证券型代币”。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让比特币在商品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易,实际上是以官方身份明确定义了比特币“商品”属性,同时通过公开化,将其置于严格监管之下,未雨绸缪预防了其可能对美元地位的潜在冲击。

在相关衍生品及投资上,美国监管方也一直持十分谨慎态度。美国证交会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多次公开警示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投资风险,其中美国证交会多次驳回一些机构设立数字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申请,并列举了五大风险。

一是估值存在风险。考虑到数字加密货币的波动性、市场的不连贯性、监管的缺失以及交易量的不稳定,数字加密货币ETF很难有足够的信息用于估值和定价,难以满足ETF等基金每日公布资产净值的基本要求。

责任编辑:夏晨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