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证券日报:“空检”鉴定影响因素多样,虚假材料做鉴定法律不予认可

发稿时间:2019-08-12 11:10:13 来源:未知

本报记者 王丽新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接到相关人士反映,北京某租客质疑其所租房屋甲醛超标,预约了第三方机构上门检测。但事后被爆出,该租客在检测前于卧室内故意人为放置了十余块切割过的合成板材。而该检测机构也并未有疑问,在此情况下进行了采样检测。

 

  实际上,空气质量检测会受哪些影响因素?什么情况下检测结果不具备法律效力?检测、治理机构如何甄别?这些依旧是大众的知识盲区。

 
图片

  检测现场

  针对上述检测行为,有专家指出,若情况属实,一是租客涉嫌使用虚假材料进行检测;二是第三方机构检测存在不合规行为;三是检测结果不具备法律效力。该事件出现后,引发了行业对空气检测背后的思考。

 

  温度湿度对“空检”影响大

 

  检测环境不合格可致鉴定无效

 

  据记者了解,用户关心的空气质量检测,多是由CMA认证的检测机构、权威精密仪器等完成,其检测遵循的标准为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该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发布,是衡量房屋是否环保的根本依据,也是目前长租公寓平台在空气质量检测中普遍遵从的参考标准。

 

  GB/T18883对检测环境做了明确规定,如温度、湿度、气压、密闭时长等。但在检测过程中,经常存在检测环境不符合规定的现象。记者向专业检测人员了解到,时值夏天,室内温度过高(高于28℃)、室内存放有个人物品、密闭时间掌控不严谨等是导致检测结果无效、不能作为鉴定依据的几大主要原因。因此,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需要在一定的参考标准内进行。

 

  但据记者收到的举报材料显示,某租客拿到检测超标报告后发现,该报告显示检测温度为29.9℃,其超标的检测报告因温度过高,不能被相关法律机构认可。

责任编辑:虎牙传媒

新浪微博      财经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