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新金融化身实体经济智慧“引擎” ———访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

发稿时间:2017-03-07 15:27:34 来源:财经界综合

新金融化身实体经济智慧“引擎”———访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

  

  在经济承受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实体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更应巧用金融力量,完善和提升企业治理及精细管理能力。

  以新金融助力新经济发展,在业界已经成为共识。将这一话题延展开来,我们需要明确新金融服务新经济的特点,以及这一特点是否能够直达实体经济的痛点。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金融,在投资者教育和拥抱监管方面,也应当有更明确的担当。围绕这些话题,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谈了他的看法。

  新金融服务新经济

  关键词是精准

  笔者:金融在扶持实体经济方面应有新担当,同时,金融也要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精准扶持实体经济。在您看来,这两种目标应如何实现?

  唐宁:金融助力新经济的发展要开拓新路径,具体来说,就是要创新思路,服务有成长性、生命力,但又很难进入传统金融视线的企业。比如,传统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的审核标准之一就是有没有固定资产,看企业是否有楼有地,但很多新兴服务业企业或高科技创业企业并不具备这些硬件,金融机构要扶持这些企业,就需要创新思维。其中一种可以实践的方式,就是壮大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母基金的规模。目前,相较于境外创投基金的“不差钱”,以人民币计价的境内创投基金还有待开发更为丰富的融资渠道。这也是为什么宜信公司旗下宜信财富要推广母基金这个概念;一方面,母基金可以通过创业投资基金,将资金引入需要钱的企业,让它们接受“孵化”;另一方面,也告诉那些已经成功的企业家,如何盘活财富、投资实体企业。

  在经济承受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实体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更应巧用金融力量,完善和提升企业治理及精细管理能力。举例来说,实体企业越是到销售旺季就越缺钱,这时企业需要融资,但旺季一过,企业往往是有“闲”钱的,这些钱可能散落在各个科目之下。

  新金融要解决的,就是让企业资金不闲置、该融资时能融到。因此宜信推出翼启云服云平台,这个平台能够帮助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在企业需要钱的时候,可以通过对企业交易数据的梳理,助力企业获得信用借款;而在企业资金充裕的时候,还可以帮助其完成现金管理,比如企业理财和购买相应的企业保险。

  我们期待,新金融会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发挥其科技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的优势,实体企业将借助这股东风在经济转型期内发展得更有质量、更具智慧。

  笔者:当前,金融科技已经成为金融领域一大热词,我们也了解到,宜信公司在很早以前已经开始布局金融科技。在您看来,金融科技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有哪些可以释放的潜力?

  唐宁:金融科技可以助力实体经济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在做的小微租赁。过去,一提租赁都是租大东西,如飞机等。但随着市场认知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实体经济还需要做“小”。比如城市小微企业在经营时需要的工具和器械,以及农民所需要的农机具,这些都可以通过融资租赁获得。实际上,农机融资租赁在国外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且发展非常成熟了,而在国内却还属新鲜事物。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明晰和鼓励下,农机融资租赁开始在农村市场活跃起来。当然,也会有人问,很多农村地广人稀,这是否对风控提出了更大挑战?这个问题可以依靠物联网来解决,比如说在这些器械、工具上加装传感器,所有的使用记录都可以通过传感器传回公司留存,我们可以据此把控风险。

  培养投资习惯:

  长期投资有助增强实体韧性

  笔者:当前,在中国有些高净值客户,他们手中有一定的闲置资金。新金融是否能将这些沉淀资金变成一池活水,引入实体经济?

  唐宁:这是个好问题。要推动这件事,我认为有几个关键点。

  从理财角度看,我们要让理财者多年形成的固定收益理财习惯,转为权益类投资习惯。当前,无论是信托、网贷还是银行理财,甚至是“宝宝类”产品,回报率一路走低。如何让大众富裕阶层能够参与到权益类投资、树立一个长期投资的习惯就变得至关重要。我们能做的,就是转变他们的观念,告诉他们资本市场长期投资能够为其带来较好的、稳定的回报。

  金融科技领域的智能投顾就是一种相对较好的理财服务方式。用户的需求、风险偏好、理财目标,通过智能投顾,生成一个均衡的、科学的、稳健的、长效的投资组合。不单是一只股票,也不单是一只基金,其中有各种不同的搭配,有股有债,股票又分为成长性和蓝筹股等。

  这种组合能够让投资者至少持有五年、十年。这种长期持有,可以规避资金快进快出,避免市场短时间内的大起大落,而长线、稳健的理财模式,对经济复苏或转型也是有好处的。

  另外一个,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独特优势,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也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一项。宜信公司旗下博诚保险最近刚刚完成新三板挂牌,这项业务的突出特点,是帮助个人在浩如烟海的保险理财产品中,找到真正适合的产品,我们将其称为智能保险,能够根据个人不同的发展阶段、需求和风险偏好,基于相应的计算公式,推荐一个保险组合,最终实现让实体经济用最简单的方式找到最匹配的服务,我认为这应当是金融科技的2.0版本,既要给客户快捷的服务,还要让他得到对的服务。

  拥抱监管:

  优质平台应自戴“紧箍咒”

  笔者:业界一直在讨论,随着相关细则落地,今年新金融业态将迎来强监管。在您看来,行业“拥抱监管”落到实处应当如何做?

  唐宁:我一直认为,监管与创新不是对立的。强监管可以洗去浮尘、让行业发展变得更有序。作为行业领军者,宜信其实很多时候是在自己给自己戴“紧箍咒”,而非被动接受监管要求。

  现在业界较为看重的平台评判标准,是平台资金与银行之间是否达成存管协议。这件事宜信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完成了。当时并没有监管者的建议,只是我们觉得由银行托管资金会更有利于平台发展,因此我们主动选择了这种模式。

  从这个角度看,能够发现,监管者既有经验,也很有智慧。作为行业中的一员,我们有义务配合监管,将新金融发展得更好。

  金融行业从来都是有门槛的,这个门槛不仅对投资者有,对从业者更是如此。因此,新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我们都需要冷静一下想一想,投资者要注重风险,从业者也不能把其当成一个简单的创业行为。

  笔者:当前,中国已经凭借实践成为全球金融科技进步的重要推手,一些业界人士认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已经在上半场领跑全球同行了,您对此有何看法?

  唐宁:首先需要看到,中国在金融科技方面,无论是行业实践,还是监管水平,在世界上是有其领先性的。

  其次,是我最想说的一点,中国金融科技是否始终领先于全球同行,唯一的判断标准,还是要看其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的金融科技发展阶段就是“刚刚开始,还在路上”。这个时段,从行业来讲要戒骄戒躁,因为目前并非一切已经尽在掌握。特别是实体经济当前还处于艰难求变的阶段,更需要小心谨慎,防控风险。

  我建议大家不要再过度神化互联网、大数据,因为这些只在金融科技中扮演一部分角色。我不认为只拥有大数据就能帮助实体经济发展,换句话说,我们要做的是充分运用好这些技术,服务实体企业,并且见到实效。

责任编辑:夏晨风

新浪微博      财经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