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蓝光进化论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样本观察系列报道(六)

发稿时间:2018-06-21 10:46:43 来源:财经界综合

【编者按】

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各行各业的新定位,转型与创新则是每个企业都在面临的新课题。作为曾经支撑起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房地产行业也经历着转型发展的阵痛。

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一个市场竞争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进化的过程。找到这个行业里当前正在发生积极基因突变、代表未来行业发展方向的样本,可以为生态链条中的参与者提供借鉴和参考,也将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启发和思考价值。

特此策划“蓝光进化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样本观察系列报道”,今日推出“生命科技篇”,敬请关注。

生命科技篇

蓝光进化论|千亿美元市场风口:揭秘生命“黑科技”的实业基因

2018年5月30日,四川省科技奖励大会现场。

美国毒理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首席执行官康裕建,代表第七批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进站专家发言。他在接受《四川日报》采访时透露:全球首创的3D生物打印血管,有望在今年年底获得人体临床试验批准。

蓝光英诺成立于2014年,是蓝光旗下以自主研发的核心引领技术,推动3D生物打印全球应用的高科技技术服务公司。与国家首批“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康裕建的“牵手”, 为蓝光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黑科技”探索,提供了来自科学家的强大支撑。

2015年年底,蓝光较为明确地提出“人居蓝光+生命蓝光”的双擎驱动战略。

通过对“生命蓝光”战略板块的深度溯源,我们发现正因为秉承着“为生命赋能”的实业精神,让蓝光集团找到了新的进化和生长方向。这种企业战略确立的初心和过程,同样给了业界一种新的启示。

选择

以实业精神,谋双擎驱动

市场趋势的变化,给企业带来考验,也提供了更多可能。

2013—2015年期间,钱荒、企业融资成本走高、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短时间内开闸,这一系列经济环境和政策因素,让房地产企业总结出一条生存法则:只有走规模化道路,才能更好地应对房地产市场的周期风险,以及用更具说服力的企业信用背书去打开融资渠道。

做规模,就意味着对现金流、资金和资产总量的要求提高,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成为绝大多数房企都能够想得到的途径。

举例来说——

恒大集团在粮油、快消品、文旅、体育等方面的多元化布局,自然是那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花样年集团将物业服务板块“彩生活”分拆独立上市,是另一种追求规模化发展和善于讲故事的典型。在花样年开了先河之后,万科、保利、富力等相继效法。绿地集团因其在轨道交通建设上的先发优势,以及在金融等方面的多元尝试,提出了著名的“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三大领域跨越发展战略……

不可否认,资本运作的扩张模式和“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互联网思维,深刻地冲击、影响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生态和游戏规则。即便是今天,我们看到像恒大在粮油、矿泉水等投资领域的“快上快退”,物业服务分拆上市后遭遇红海竞争和题材效应快速消减,都为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进化”,留下了非常有价值的“历史”。

2012年前后,正值蓝光地产再次开启全国化步伐不久,也并无例外地面临这样的考验和选择。众所周知,蓝光谋求上市的这个动机,早在2007年左右就已经萌发,并且坚定地“锁定”了通过重组成都的上市制药企业迪康药业,来实现梦想。2015年,房地产企业通过重组方式实现借壳上市的通道打开,蓝光即成为第一家顺利通过审批的企业。

大多数通过资产重组实现借壳上市的房地产企业,都在资产重组阶段,对壳公司的原有业务板块,进行了“洗心革面”式的整合,完成上市和股票更名之后,就再见不到之前壳公司的经营痕迹。引人关注的是,蓝光发展始终保留着原迪康的制药业务,并且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战略性地上升至“生命蓝光”的高度,成为驱动企业更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

责任编辑:夏晨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