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华讯投资:资金进场就一定能涨吗?

发稿时间:2018-08-17 20:12:46 来源:华讯财经

华讯投资:资金进场就一定能涨吗?

上周为大家说明了真实的资金推动与单纯的信息推动对股市影响的差异性。总结来说,如果是真正的资金入场,非常可能形成正螺旋效应,形成与2014年类似的一波大牛市。如果只是信息推动,包括XX资金入市的消息,对于市场一般只有短期影响,来得快去的也快。不同的市场情绪下对于消息的解读也有很大差异。如果是极度乐观的市场情绪中,市场往往会忽略掉坏消息,只关注好的,但在恐慌或者怀疑情绪的市场中,市场往往忽略掉好消息而只关注坏的。

市场总有资金进进出出,如果我们能对他们的属性有所了解,无疑对于看清整个市场会很有帮助。资金也是有性格的。下面笔者就为各位投资者介绍一下不同资金的性格和其对于市场的影响。获取更多股市最新资讯和大咖独家观点,请到应用市场下载【淘股王】

国外资金:稳如猪

中国开放股票市场以来,第一批的合格境外投资者都是国外机构投资者,以各国的养老基金、慈善基金会基金,大学基金及知名资产管理机构自营资金为主。国外市场本来就比较成熟波动相对较少,而这部分资金更是成熟市场上最稳定的资金。他们刚进来中国时,采用的投资手法与其在国外如出一辙,精挑细选最有投资价值的一揽子股票,买入之后坐等分红。只要上市公司有稳定的利润并有稳定的分红政策,这些国外资金一般不会轻易调仓换股。但最近很多国外资金的投资策略出现了显著变化,投资期限明显变短。这一方面是由于国际经济环境导致的,另一方面,国外的资金后期雇佣了大批的中国基金经理,这些基金经理的操作风格显著影响了这些资金的市场表现。但总体来说,国外投资者较为理性,投资之前会做充分的调查,投资确定性较高的股票。这些股票或是价值低估、或是有望受益于政策利好,或是受益于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总而言之,想要这些因素发挥作用推动股价上行一般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这些资金一般持股的期限也不会短。由于其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很小,加之不太活跃,所以每日参与A股交易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国外资金对于中国股市日常交易几乎没有影响。只有类似MSCI指数调整之类的事件可能引发国外资金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入市,会对市场产生正向冲击。

但国内有一部分资金喜欢看国外投资者“脸色”行事,对于国外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的持仓情况较为关注,所以有些时候国外资金会在A股市场上引发蝴蝶效应。A股市场上的国外资金与港股市场自己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很多研究机构将港股走势当做国内QFII资金走势的代表,加上香港上市公司大多是内地公司,导致了香港与内地股市具有非常大的相关性。获取更多股市最新资讯和大咖独家观点,请到应用市场下载【淘股王】

国内资金:保险资金(险资)

中国的险资受到的监管应该是世界上最严的之一,原保监会对于险资的投向下发了很多的指导意见,事无巨细的进行指导。但还是出现安邦、宝能等违规利用险资的事件,这也导致了银保监会更加严厉的监管。概括来说,险资投资A股市场受到多维度监管,同时保险公司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内部也设立很多风控机制。险资最偏爱的就是业务稳定、现金流充足、分红稳定的公司。近期中国平安大举买入工商银行的股票就是基于以上原因。只要宏观环境和公司经营未发生变化,险资一般会选择长期持有这些股票,市场的波动对于险资影响较小,因为不参与,所以险资基本上无法在平时起到平抑市场的作用。

但险资的确会在极端行情下发挥作用。险资尤其是中国险资一般来说是不缺资金的,缺的是合适的投资机会。所以在市场极度恐慌时,险资一般会增加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也就是会多买些股票。险资做决策的依据是现金流充足、分红稳定,不太受到行情波动的影响,股票价格越低分红比例越好,对于险资来说也越有吸引力。反之,当市场极度繁荣时,由于分红比例对于险资来说吸引力大减,险资会选择适当缩减股票投资。养老金的风格与险资类似,只不过比险资更加厌恶风险。

国内资金: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也有自己的运行特点。首先是来自于公募基金份额持有者的压力。公募基金虽然是机构投资者,也有所谓“封闭期”保护,但也面对份额持有者赚快钱的压力,如果基金长时间表现不佳,很可能会被大笔赎回。正是由于这份压力,导致公募基金的行为与市场散户趋同。他们一般是市场波动的助推器,而不是稳定器。牛市中听到新基金成立的话,就可以预期会继续上涨,熊市中听到有基金成立的话也不能指望他们能“救市。”其次公募基金投资流程较多,其中最关键的是一个“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机构。国人一般认为“人多力量大”、“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但在投资领域却不是这样。一帮平庸的投资决策者在一起也比不过一个股神巴菲特。公募基金的“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复杂,来源渠道较多,相当一部分并非投资专业人士,做出的投资决策质量可想而知。

责任编辑:夏晨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