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施耐德电气尹正:数字化转型需要“朋友圈”

发稿时间:2018-12-20 14:21:30 来源:财经界综合

改革开放40年,也是跨国企业在中国发展壮大的40年,他们既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推动者。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在中国众多的能源和基础设施相关的工程中,包括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岭澳核电站,以及后来的北京奥运会、建国60周年、上海世博会、G20杭州峰会等,都出现一个共同的身影:施耐德电气。

从最初专注于中低压配电及工业自动化,到发展为今天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领导者,施耐德电气在中国也不断发展壮大: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一家合资企业在中国起步,现已将中国发展成为自己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

“如果从40年的维度来看,不单是跨国公司,整个中国的营商环境都实现了巨大飞跃。政府政策支持、市场体量发展、创新氛围打造等方面都提高到了全新的高度。”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近日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企业不仅要做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还应积极参与其中,变成贡献者。

730147700806631439

“本土化”取胜

1987年就进入中国的施耐德电气,历史性地为中国家庭带来了断路器技术,让人们告别了“保险丝”时代;后将开关、面板带进千家万户,结束了“拉灯绳”开关灯的时代。

谈及施耐德电气面对中国变化的政策、行业、市场环境如何保持领先,尹正总结为持续创新、全面和鲜明的本土化策略与模式,把自己作为一家真正的中国公司来运营。

首先,施耐德电气在全球范围内都把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每年将全球5%的营收用于研发,在中国也建立了上海、深圳、西安三大研发中心。2012年,为应对中国需求施耐德电气推出“中国原创”战略,现在中国研发的产品已走向全球,为其他国家所用。

其次,与中国合作伙伴共赢,共同推动行业以及全产业链发展。例如,在一个解决方案里,施耐德电气会将集成方面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分享给盘柜厂、系统集成商,由他们做成套,施耐德电气再提供其中的一些元器件。在搭建上下游合作伙伴体系的过程中,施耐德电气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培育合作伙伴走上生产、销售和管理规范化与模式化的道路,帮助提高中国制造业水平。现在,施耐德电气有900多家分销商网络,1600多家本地供应商合作伙伴。

就供应商来说,为了找到稳固、高质量、高素质的供应商伙伴,施耐德电气付出了大量的耐心和精力,包括从管理、培训、技术等各个层面给予充分的支持和信任,与他们同步发展。

最后,注重人才本土化,培养本土人才,并充分授权。施耐德电气之所以能够敏锐捕捉政策动向和市场需求,推出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采用灵活的商业模式、营销手段,都源自拥有高素质的本土化管理团队。

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

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

以“数字化”赋能产业

近些年,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施耐德电气以行业专长开始探索“数字化”创新,用数字化为更多实体经济中的行业企业赋能,共同发掘物联网的价值。

在这方面,施耐德电气再次走在行业前沿。 2016年底,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推出了全新的基于物联网的架构和平台EcoStruxure,由互联互通的产品、边缘控制和应用、分析与服务三层架构组成,在楼宇、数据中心、工业和电网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

尹正认为,在推动数字化转型方面,施耐德电气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首先给用户提供一个像EcoStruxure一样灵活、开放并且能够上规模的平台与架构;其次,IT技术和OT技术的融合,施耐德电气一直对包括钢铁、水泥、机场、电子等在内行业应用场景有深刻的洞察;第三,构建“朋友圈”,与合作伙伴一起探索符合用户特定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第四,从设计、制造、运营到维护阶段,把数据链打通变成全产业链,然后进行分析,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基于此,施耐德电气已经开启了一系列的实践,从传统行业到新型行业,从行业龙头到中小型企业遍地开花。宝钢便是其中一例。通过应用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工厂解决方案,宝钢大幅减少了车间作业中的员工,有效保障了职工的人身安全,创造了全球首批无人值守智能车间。同时,平均日产量提升15%-30%。

责任编辑:夏晨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