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证券:港股恒生指数扩容,投资港股迎来契机?
进入3月,备受市场资金关注的港股市场也传出重大改革信号。
上周五,恒生指数公司宣布其定期季度指数调整结果,与此同时,受百亿规模“南下资金”
关注的恒生综合指数也发布了半年度调整结果。
从调整情况来看,恒生指数成分股新增阿里健康、龙湖集团、海底捞这三只重点龙头标的。
而恒生国企指数中,京东权重变化较大。同时,蓝月亮、 泡泡玛特 等知名企业也将有望被
纳入港股通标的。
3月1日早盘,阿里健康、海底捞两只港股新蓝筹先后开盘大涨,涨幅均逼近10%左右。地
产公司龙湖集团开盘也涨超6%以上,随后涨幅收窄。
更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天(3月1日),恒生指数公司将公布有关《优化恒生指数持续成
为香港市场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市场基准之建议》的咨询结果。
不少研究机构认为,这也将是恒指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改革。未来恒指仍将迎来一波大扩
容,这次改革无疑也将引导更多资金进入港股市场进行布局投资。
对于想要投资港股的投资者来说,可通过艾德证券等互联网券商进行开户。
恒生指数公布季度调整
阿里健康、海底捞将成新蓝筹
随着规模日益扩大的南向资金进入港股市场,季度定期调整的恒生指数也备受市场关注。
2月26日,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宣布2020年第四季度的恒生指数系列检讨结果,本次季检结
果将于3月15日生效。此次涵盖了主要的旗舰指数如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恒生科技
指数。此外,作为港股通投资范围基础的恒生综合指数也发布了半年度调整结果,因此引发
机构热议。
根据恒生指数公司公布的结果来看,恒生、国企和科技指数均出现了一些变化:
1、恒生指数:成分股新纳入3只标的,未有剔除,有小幅扩容。
恒生指数此次纳入阿里健康、龙湖集团和海底捞3只股票,纳入权重分别为0.89%、0.62%
和0.58%;无成分股被剔除。调整后成分股由52只增加至55只。
2、恒生国企:成分股新纳入2只标的,剔除4只标的,成分股数量缩减至50只。
恒生国企指数此次纳入碧桂园和农夫山泉2家公司,纳入权重分别为1.3%到1.2%,此外,
权重变化较大还有京东(增加0.5%)。同时,此次调整剔除4家公司,包括海螺创业、中
国石油、恒安国际和华润燃气,剔除前权重分别为0.75%、0.72%、0.48%和0.45%。调整后
成分股由52只重置至50只。
3、恒生科技:成分股成分股新纳入2只标的,剔除4只标的,成分股数量缩减至30只。
恒生科技指数纳入海尔智家和万国数据2家公司,剔除邱太科技、猫眼娱乐、心动公司和易
鑫集团。成分股数量由32只重置为30只。其中权重变化较大的海尔智家、京东和万国数据
分别增加2.7%、1.6%和0.7%;相反,心动公司、猫眼娱乐和邱太科技权重从剔除前的0.79%、
0.37%和0.34%分别降至0。
从上述调整情况来看,阿里健康、龙湖集团和海底捞被纳入恒生指数,成为新蓝筹标的,而
海尔智家、京东的权重均有新增,而海螺创业、中国石油等知名国企则被剔除出恒生国企指
数。
在机构看看,这些指数成分的调入或调出,也将影响资金的变动。
据中金公司研究指出,基于当前Bloomberg统计汇总,追踪恒生指数的ETF资金规模约为
217亿美元,追踪国企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ETF资金规模分别约为49亿美元和3亿美元。
“根据测算,恒生指数:被动资金流入最大的阿里健康、龙湖集团、海底捞、阿里巴巴,预
计分别需要2.3、1.4和1.3天;所需要交易被动资金流出中,预计中电控股、尝试集团和长
江基建所需交易资金流出时间最长,平均在0.4天左右。
国企指数被动资金流入最大的农夫山泉、碧桂园预计交易时间在1天内;所需交易被动资金
流出中,海螺创业和华润燃气所需要的交易资金流出时间最长,均在1天以上。
恒生科技被动资金流入最大的海尔智家、京东和万国数据预计将出现916万、527万、231
万和218万美元的资金流入;被动资金流出最大的心动集团预计将出现265万美元资金流出。
上述潜在流入和流出所需交易平均在0.1天左右。”
阿里健康、海底捞开盘大涨
港股恒生指数高开超1%
指数调整无疑对资金引导也产生了正面影响。
3月1日开盘,港股多个指数集体飘红。当天上午,港股恒指高开1.65%,恒生科技指数涨
2.85%。截至11点30分,恒指涨幅收窄至1.13%。
从指数调整的成分股来看,作为即将纳入蓝筹股的阿里健康来看,当天上午不久,阿里健康
港股一度涨超10%以上。截至上午11点30分,阿里健康指数涨幅7.5%。
海底捞也一度涨超10%以上,随后涨幅收窄。
新能源汽车再度出现大涨行情,比亚迪股份涨超3%。
内房股走高,同样是新蓝筹标的的龙湖集团一度涨超8%,万科企业涨超2%。
恒生指数迎来历史性改革?
新股纳入指数的速度将提高
除了恒指季度调整之外,恒生指数也将迎来史上最大的改革。
根据安排,3月1日周一,香港恒生指数公司将公布有关优化恒生指数建议的咨询结果。如
果建议获得通过,恒指成分股数量将会增加,个别公司的权重将受到限制,新股纳入指数的
速度也将有所提高。
根据去年12月的咨询文件,恒指公司对指数提出了五大优化建议,具体如下:
建议一:扩充行业代表性,按行业组合(例如将12个行业分成6组)来挑选成分股,以及
根据每个行业组合的目标覆盖率(如市值、成交额等等)来挑选。
建议二:扩大市场覆盖率,增加成份股数量至65-80只。
建议三:迅速纳入大型上市新股,取消合资格候选成份股最少上市时间要求。
建议四:保持香港公司代表性,维持被分类为香港公司的成分股在一定数量(目前约为25
只),以支持香港部分在指数中的代表性。
建议五:改进成份股权重分布,成份股权重上限由10%降至8%,并将同股不同权第二上市
成份股权重上限同样提升至8%。
中金公司认为,若恒指成分股权重成功得以改进,一方面有望使得指数内“尾部”公司的权
重增加,同时同股不同权和第二地上市公司的占比也有望大幅抬升。
“未来,这一优化不仅有望引更多投资者作为基准或被动资金追踪,也可以进一步强化香港
市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特别是投资中国新经济“桥头堡”地位的长期吸引力。”
对于恒生指数的扩容,中金公司也表示,随着赴港IPO不断增多,恒生指数50只左右的固
定成分股已经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其截至2020年12月对整体市场的市值覆盖率已经降
至57.6%,成交量覆盖率甚至降到50.5%,已经不能匹配其市场旗舰指数的地位。
金利丰证券研究部执行董事黄德几认为,若是改革成功,预计会有更多新经济股票加入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