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共享工位从“香饽饽”到“烫手山芋”,助贷机构何去何从?

发稿时间:2020-09-27 22:05:35 来源:财经界

日前,人民网、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等官方权威媒体发文,剑指黑中介的五个套路,提醒大众警惕黑中介。北京银保监局也发文提醒消费者,提高对于贷款“黑中介”的警惕。一时之间,金融行业“黑中介”成为众矢之的。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个体经营者现金流压力增大,由于自身资质不足、暂时难以从正规渠道获取贷款,这便给黑中介“擦边球”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近期,成都助贷市场呈动荡局势,部分“黑中介”披上马甲,呈现“死灰复燃”迹象。

成都突现共享工位,吹起行业创新泡沫

贷款中介存在由来已久,其存在有着一定合理性。但是金融行业的高利润滋生出暴力催收、垫资、高额手续费等乱象,改变了贷款中介致力于帮助小微企业便捷、快速融资的“初心”。

有观点指出,目前助贷行业如同两年前的网贷行业,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和监管措施,这也导致整个行业鱼龙混杂,风险隐患不断积聚。譬如,近期成都助贷市场突现的共享工位事件,以高提成高利润吹起金融助贷行业泡沫。

据了解,共享工位是由某网发起的新模式,以金融创新“联合办公”的名义,公开对外发起“贷款独立经纪人”的线下招募令,称其基层业务岗提成可高达70%至80%,以此挖取同行员工。

共享工位突现的同时,市场依然有不少疑问:“真的有所宣传的那么大提成吗?”、是否真能容纳如此多的“玩家”?是否触及金融灰色地带?助贷机构是否有盈利空间?怎样的“玩家”才能走到最后?

此次成都贷款行业突现共享工位事件,导致大批助贷机构蜂拥而上逐流,疯狂抢夺客源、挖取同行员工、恶性竞争打差价等行为已经扰乱行业正常发展秩序。

共享工位红利泡沫破灭,助贷机构或被拉下水

潮水褪去,裸泳者现身。共享工位的火爆让众多助贷机构忘却了“资本逐利”的本质,随波逐流蜂拥而上。如今,在成都贷款市场被吹起的共享工位泡沫正在一个接着一个的破灭。

据调查,成都贷款独立经纪人共享工位模式是把众多贷款串串(又称贷款独立经纪人)集合在一个地方办公,以一月1000元的费用进行工位出租,搭建共享平台。贷款串串依靠租来的办公场所,打着正规贷款中介机构的名义,做起“联合办公”的生意。

何为贷款串串?区别于贷款中介,贷款串串属于个体,是一群散户,无组织无纪律,无办公场地以及经营资质,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们利用贷款人急需资金的心理,对其进行诱导套路。由于贷款串串个人无任何保障,一旦发生问题,客户权益得不到保障。

有人分析指出:”贷款串串游走在灰色地带,共享工位收纳了众多贷款串串存在诸多风险隐患。共享工位为贷款串串披上马甲,贷款串串利用共享工位来骗取消费者和大众,打着正规助贷机构的名义进行相关业务。一旦出现问题,贷款中介机构企业品牌名誉受损,或被拉下水。”

同时,目前贷款独立经纪人与共享工位平台出现诸多矛盾。据一名贷款独立经纪人透露:“进入平台首先要缴纳一个月1000元的工位费,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费用支出,成本较高。更重要的是,平台并不共享资源,全部需要靠自己已有客源去挖掘。没有电话线索等资源,每天要出外勤跑客户。机构平台还对我们这些贷款独立经纪人的意见颇大,认为我们闲散不努力、难管理。因此,在平台坐班两周,一单没做成后果断退出。”

为摸透其中缘由,笔者找到了某金融机构高管。王亮(化名)称:“众多助贷机构盲目跟风进入市场,最近还有几个做共享工位的助贷机构朋友过来咨询。他们在应用共享工位模式之后,发现无利润可图,甚至要背负一些贷款独立经纪人的负面新闻,对企业品牌有所影响,如今想退出却骑虎难下。”

共享工位是否适用于金融行业仍待考究,它需要市场的校验。更重要的是,金融创新必须符合法律法规,遵守行业道德,遵循行业发展轨迹。

责任编辑:互联网

新浪微博      财经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