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还在看股息率买股?炒股入门与技巧分享大家!

发稿时间:2020-03-28 22:04:07 来源:财经界

   那天看一个股友评论,大意是他融资买入了农业银行,然后说农行的股息率现在达到了4.7%以上,已经能覆盖大部分的融资成本,相当于白拿农行的股票,非常的划算。我对他的判断表示怀疑,不是对“融资买农行”这个决策,而是因为他对于“股息率”这个概念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因此犯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这位朋友说的有没有道理?如果你看不出他这个逻辑的问题,那么我可以负责任的讲,你的估值体系也是不过关的。

包括很多朋友会说,买某某股票股息率达到了4%甚至是5%以上,比银行理财高多了,所以应义无反顾的买入这只股票,我觉得都是有问题的。

问题出在哪儿?出在对股息率这个概念没有真正吃透,或者对股票分红派息的机制缺乏了解。

我们举几个例子看看(下面我们尽量不考虑分红后扣税的影响)。

例1:

某股票是公用事业类股,比如水电燃气之类的,股价10元,每年的每股盈利是固定的0.5元。这种类型的股票有一个特点,就是行业的市场空间已经饱和了,赚到的钱再投资也没有什么意义,以后的营收和盈利不会有任何的提升,它只能被动的把所有的盈利全部以股息的方式派发。那么这时,它的股息率就是5%。对于这样一只股票,应该如何估值呢?10元的股价是高估还是低估呢?

我的判断是高估了,因为这股票毕竟不是债券,它的风险比债券要大得多,在破产清算受偿时的顺序是在债券后面的,所以我至少要给8%的贴现率,相对于债券要有一个溢价,用来补偿多出来的风险,那么我认为他的股价只值6.25元,此时股息率也正好是8%。

有的人动不动说买入某某股票就当买入一张债券,纯属自我安慰。股就是股,债就是债,喜欢低风险的直接去买债啊,来股市掺和啥,买点儿可转债也可以勉强算债,但股票肯定不是债。

我们买入股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在承担更高风险的前提下,拿到比债券高得多的收益。

例2:

再看看现在的农业银行,股价3.64元,股息率4.78%。

假设某人以自有资金买入10000股,市值36400元,一年后股价不涨不跌,维持3.64元,市值仍然是36400元,以4.78%的股息率计算,一年后可以得到分红1740元,这个红利哪儿来的?表面上看是上市公司白送的,但其实要在股价上做一个“派息”的处理,使股价自然回落0.174元,每股股价变为3.46元,那么投资人账户上的资产变为34660元市值的股票+1740元的现金,加起来还是36400元,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经历过数次派息的投资人自然会明白这一点:表面上看是拿到了分红,其实投资人根本没有赚钱。只有在这一年中股价的涨幅达到0.174元的时候,股民持有的市值在派息后没有发生变化,才算是切切实实的拿到了1740元的股息,享受4.78%的股息率,这个时候的股息才有意义。

所以发现了吗?投资人的收益,只来源于股价的上涨,和分红派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分红是一件左口袋倒右口袋的事儿,钱本来就是你的,区别只在于是放在公司账上还是放在你账户里。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若融资买入农行,指望靠分红去弥补融资利息的行为是不现实的,是一种自我麻醉,自我欺骗。

而且从历史经验来看,高股息率不会必然导致股价的上涨,尤其是短期内的上涨。我们举几个反面教材来看看:长安汽车在2018-年股息率达到6.5%的高水平,其后业绩变脸,股价直接腰斩。大秦铁路有A股著名的高股息率,长年稳定至5.5%以上,但股价自2017年6月以后就没有什么表现,成长性存疑。双汇发展也是长期盘踞在股息率排行榜上的,股价自2013年后就半死不活,原因大家可以翻翻这家公司的报表,因为它的母公司收购了美国肉制品龙头史密斯菲尔德,欠了一屁股债,只能被迫停止双汇的扩张步伐,强制性的把每年的利润全部用于分红。

我们再以未来几年的农业银行来做个推演。

例3:

农行是一只未来每年可以保持10-12%ROE(后面我们取平均值11%粗略计算,这个数值偏保守),分红比率保持在30%的股票。假设农行股价数年不涨,且跟随分红自然回落,那么未来几年每年的分红和盈利能力为:

责任编辑:夏晨风

新浪微博      财经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