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了《关于调整上海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再次对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进行了调整。这一新政明确了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认定标准,并降低了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
1.第二套改善型住房首付比例明显下调
《通知》规定,缴存职工家庭在上海市已有一套住房,且在全国未使用过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或首次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已结清的,可被认定为第二套改善型住房。对于这类房产,最低首付款比例为50%;而对于认定为第二套改善型住房,且贷款所购住房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金山6个行政区全域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更为优惠,降至40%。
2.政策执行时间及市场专家解读
新政策将于2024年1月3日起生效,1月3日前受理的公积金贷款按照原政策执行,而1月3日(含)后受理的公积金贷款则按照新通知执行。
对于这一调整,业内人士普遍表示,上海此次新政进一步降低了改善型住房的首付比例,彰显了职住平衡的功能导向。预计这一调整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市场需求,使更多购房者受益于低首付政策,促进了改善型购房需求的释放。
3.部分区域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为40%
此次政策的一大亮点在于,对于第二套改善型住房,位于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金山等6个行政区全域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明显下调至40%。这一调整旨在通过更低的首付比例,降低购房成本,激发这些区域的购房热情,同时体现了政策因区施策的特点。
4.政策密集出台,市场短期内入市买家增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积金新政是上海楼市政策调整的又一环,之前已经多次出台相关政策。自2023年9月初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以来,政策调整频繁。12月15日,上海市还调整了普通住房标准,并优化了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包括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最低首付款比例的调整。此外,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金山等6个行政区也实行了差异化政策,进一步丰富了楼市调控的手段。
5.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
根据上海中原地产的数据,2023年12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加了48.5%,达到78.3万平方米,成交量创下2023年下半年最高纪录。尽管从成交节奏来看,12月初市场低迷,但随着政策宽松,成交逐渐回升,表现出一定的市场活跃度。
上海楼市近期的成交反应表明,政策利好在短期内带动了入市买家的增多,但市场热度持续性不强。一位上海中介人士表示,政策出台后,市场会有一定的反应,但随后可能会迅速降温。
2023年12月,上海二手房市场成交规模接近130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2%,创下2023年下半年以来的新高。这也表明政策的激励效果不仅仅在新房市场,二手房市场同样得到提振。
上海此番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是为了通过降低购房成本来刺激市场需求,同时释放市场信心。由于楼市受多重因素影响,未来一线城市的政策调整仍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希望通过政策的进一步优化,能够稳定市场预期,促使楼市在更加健康的轨道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