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家庭杠杆率是什么意思

一、影响渠道和作用机制 家庭杠杆率的变化对一个经济体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很多不同的渠道作用的结果,中间可能存在着起传导作用的其他经济变量。我们将从信贷约束、风险态度和经济…

一、影响渠道和作用机制

家庭杠杆率的变化对一个经济体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很多不同的渠道作用的结果,中间可能存在着起传导作用的其他经济变量。我们将从信贷约束、风险态度和经济预期这三个方面进行影响渠道和作用机制的分析。

(一)信贷约束渠道

在微观角度下,当一个家庭已经有了大量的负债存量,此时该家庭将面临着来自两个不同方面的信贷约束。从信贷的需求方来看,在家庭债务负担已经很重的情况下,家庭往往会倾向于不再继续借贷而维持现状,这被称为需求性信贷约束。而在家庭借贷中,占比最大的是住房类借贷,在总负债中占有90%以上的比重,这使得家庭不仅在进行再次住房借贷时非常乏力,还挤占了本应用于消费等其他用途的贷款。

从信贷的供给方来看,金融机构对于高杠杆率的家庭客户也会采取十分审慎的态度。高杠杆率的家庭客户往往被金融机构认为是高风险客户,再进行信贷行为时只能承担一个更高的利率,而更高的利率又会继续加重高杠杆家庭的违约风险。因此,金融机构为了避免巨大的贷后管理成本和道德风险问题,也往往会拒绝向高杠杆率家庭提供信贷服务。

因此,当家庭杠杆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在同时发生在需求方和供给方的信贷约束下,家庭继续加杠杆的行为会受到抑制。当大量的高杠杆家庭无法再进行信贷行为时,利率水平会逐渐下降。从信贷约束渠道来看,家庭杠杆率的升高将会对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都造成负向影响。可以看作家庭杠杆率的变化会导致利率期限结构中的水平因素,即短期利率水平和长期利率水平的变化。

(二)风险态度渠道

金融学理论常常将投资者分为风险规避者、风险中立者和风险偏好者,也就是说不同的投资者对风险持有不同的态度,持不同风险态度的投资者在面对风险时会做出不同的行为。

决定一个投资者风险态度的因素有很多,可以将这些因素粗略地分为人口统计学要素与财富状况两部分,前者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种族、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金融行业从业经历、金融专业教育背景等,后者则包括家庭所持有的房产、金融资产、负债、人力资本等。

由于房产在家庭财富中占据了大部分比重,房贷是家庭负债的主要构成,因此房产在家庭的风险态度决定中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当房产价值在家庭财富总值占的比重越大,家庭越表现出对风险的偏好。房产在总资产中占比越高,家庭负债程度越高。当一个家庭拥有更高价值的房产时会更倾向于将房产抵押以获得更多的贷款进行再融资。

由此可见,在全球范围内由房贷等各种负债形式的增加所不断推高的家庭杠杆率,可能在这种已有负债的“抵押效应”的作用下,改变了投资者的风险态度,使高杠杆家庭更加偏好风险,去进行投融资活动以购买市场上的各类资产,此举可能会降低整体利率水平。

另一方面,激进的风险偏好者会更加倾向于购买长期限的债券,而不是较为灵活、风险更小的短期债券,因此会造成长期债券价格上升,长期利率下降,短期债券价格下降,短期利率上升,从而导致利率期限结构的斜率降低,表现为使收益率曲线变得更加平缓。

(三)经济预期渠道

当一个经济体的居民部门杠杆率很高时,一方面居民有很大的债务负担,在居民预算约束下,居民消费会遭到严重的挤出,这可能会造成中长期经济发展的迟缓,另一方面,巨大的债务体量背后是爆发债务危机的风险,高居民部门杠杆率加剧了一个经济体的不稳定性。因此持续增长的过高的家庭杠杆率可以被视作一种可以传递经济基本面不断恶化趋势的信号。

在这种负面信号的影响下,居民普遍对该经济体未来经济状况的消极态度,而当居民认为未来收入的预期较为悲观时,往往会采取更加保守的投资方式,尤其是在预期到未来收入增长率低于借款利率时。

此时居民会一方面提高储蓄率,遏制消费,另一方面倾向于投资更加安全稳定、灵活可控的短期限金融产品而排斥长期限金融产品,以应对未来不乐观的经济状况、减少未来中长期由于经济形势不稳定产生的损失。在这种行为的持续作用下,收益率曲线的形状将发生改变,表现为短期利率逐渐下降,长期利率逐渐上升,长短期利差逐渐扩大,收益率曲线将变得更加陡峭。

二、总结

经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全球范围内,家庭杠杆率对利率期限结构有着显著的影响。理论分析的结论表明家庭杠杆率可以通过信贷约束渠道、风险态度渠道和经济预期渠道的传导来影响利率期限结构。从信贷约束渠道来看,家庭杠杆率的升高,会加剧来自需求端和供给端的信贷约束,降低信贷需求和信贷供给,导致短期利率水平和长期利率水平下降;

从风险态度渠道来看,家庭杠杆率的变化会改变投资者的风险态度,家庭杠杆率越高,由于“抵押效应”的作用,投资者越表现出风险偏好,相比于灵活的短期险债券更倾向于购买高风险的长期限债券,这将导致长期债券需求增加,长期利率下降,短期债券需求减少,短期利率上升,长短期利差缩小;

从经济预期渠道来看,高企的家庭杠杆率传递了经济基本面不断恶化趋势的信号,使投资者产生了对未来经济形势悲观的预期,因此相比于高风险的长期限债券会更倾向于灵活的短期险债券,这将导致长期债券需求减少,长期利率上升,短期债券需求增加,短期利率下降,长短期利差扩大。

三、政策建议

收益率曲线是反映宏观经济的重要窗口,高企的家庭杠杆率对收益率曲线形状的改变在中得到了证实,而这仅仅只是家庭杠杆率过高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的其中一个方面。收益率曲线被认为是预测未来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而倒挂的收益率曲线、负的期限利差往往是经济衰退、产出低迷的信号。

因此,一个合理的利率期限结构对一个经济体来说至关重要。为了抑制家庭杠杆率的快速上涨,并阻止攀升的家庭杠杆率对利率期限结构的扭曲作用,从这一角度出发,结合我国情况,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 进一步加强监管,防止债务继续快速扩张

家庭杠杆率居高不下本质上是一个债务问题,而债务问题首要的风险是信用风险。由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氛围,亲戚朋友间的互相借贷也是家庭债务的一个重要来源,而这一部分无法得到精确的观测,现有的数据仅能反映居民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因此我国的家庭杠杆率可能存在着被严重低估的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在于我国的信贷参与度水平较低,这表示我国家庭杠杆分布不均现象严重,也即一小部分家庭承担了大部分的债务,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我国“去杠杆”的任务更加紧迫。“去杠杆”在过去几年一直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稳杠杆”,“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做到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并重,防止债务总量继续快速扩张,充分考虑家庭的偿债能力,使家庭杠杆率保持在合理水平,避免爆发大规模的违约风险,这是在当下应该着力进行的首要任务。

2. 继续稳定房价,坚持“房住不炒”

房价的快速上涨和家庭杠杆率的快速上涨息息相关,同时也是诸多社会问题的源头,接下来应重点解决城市住房问题,多策并举稳房价的同时完善房屋租赁市场的建设,坚决避免房价剧烈波动带来的债务风险和不稳定因素。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也是解决家庭杠杆率高企的一项治本之策。

3. 提高居民实际收入,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过高的家庭杠杆率主要通过对居民消费的挤出对宏观经济造成危害,因此提高居民实际收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高企的家庭杠杆率的负面影响,并切实降低债务违约风险。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居民消费作为经济增长动力的核心地位更加突出,因此提高居民收入是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应着力提高居民实际收入,进一步促进就业,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并完善配套的社会保障机制,为接下来释放居民部门消费需求做好制度保障建设。另一方面,同时也要做好消费者观念教育工作,引导居民形成正确的消费观,避免居民陷入“消费主义”陷阱。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内容对您照成影响(内容、图片等),请联系本站,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ccc333

为您推荐

2024年养老金上涨多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迎来了一个好消息:2024年养老金将迎来“20连涨”。这对于广大退休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喜讯。然而,...

房产算财富吗

在中国,房子不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居所,它更承载了家庭资产、社会地位甚至是婚姻市场的筹码等多重意义。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

长期都没用过的银行卡还能用吗

随着现代金融服务的普及,我们每个人的钱包里可能都躺着几张不同银行的银行卡。有的卡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如工作变动、消费习惯改...

银行为什么不建议存三年定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理财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很多人都会选择将手中的闲置资金存入银行,以求得稳定而安全的收益。其中,定期...

邮政手机银行如何查询房贷情况明细

登录账户、进入贷款管理、选择房贷查询等。在当今的数字时代,邮政手机银行成为了许多人管理房贷的重要工具,让用户能够随时随地...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