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现在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按时缴纳医保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无法为自己的身体健康做保证,受各种各样外部因素的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也很难长长久久地维持下去。
一旦身体出了什么毛病,就需要及时求医问诊。倘若有医保的保障,我们就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花销,减轻医疗负担。如今网上有人讨论,医保迎来“新调整”:今后起“个人医保”全面取消,卡内余额咋办?
一、医保的基本构成
就目前来看,所有参与医保的参保人员都会获得一张有关部门发放的社会保障卡。这张卡片就是我们参保的凭证,可以在看病就医的过程中当做储蓄卡来支付相应的费用。这部分职能,就归个人账户所有。
现在我们每个人的医保都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第1个部分是统筹账户,通常来说是不可见的。只有我们在遇到重大疾病之后,统筹账户才会发挥出相应的作用。而在日常生活中的买药看病,则大多发挥的是个人账户的作用,直接用账户当中的余额来抵消我们的医疗费用。
根据规定来看,职工在缴纳医保的过程中,单位也需要帮忙分摊缴纳的压力。通常来说,单位和个人的缴纳比例分别为8%和2%。单位帮我们缴纳的8%,还会有一部分流入到我们的个人账户当中,从而形成个人账户的备用余额。
二、个人账户备用余额的滥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会出现个人账户费用余额用不完的情况。甚至有些人的账户余额,都已经攒到了上万元。毕竟备用余额主要是用来买药看小毛病的,有些在职员工就是非常健康,一年到头也没有几次买药的需求。
攒着攒着,这笔钱也就慢慢攒下来了。眼睁睁的看着卡内上万元的备用余额,大家难免也会动起一些歪心思。部分医疗机构,也会用一些手段帮参保人员将这笔费用余额“提现”,并从中收取相应的“手续费”。当然了,这样的做法是违法违规的。一旦发现,就会予以严厉的惩罚。
还有一部分医疗结构,虽然不会直接帮参保人员“提现”余额,但是会提供各种各样日用品的消费。他们以一个更高的价格来出售生活用品、日化产品等,参保人员在不必买药的情况下,可以将这笔余额拿来购买生活用品和日化产品,也相当于是变相的省下了生活费。
这样的做法虽然让参保人员获得了更多的利益,但却严重违背了国家出台医保政策的初衷。之所以要出台这样的政策,设立个人账户,主要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老百姓在看病就医方面的问题,解决社会上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三、取消个人医保,卡内余额会怎样
考虑到个人账户备用余额的各种滥用,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有关部门决定在今年取消个人账户。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不少参保人员都感到惊讶不已。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还在于自己卡内的余额。
不少参保人员处于忧患意识,并没有过分滥用自己卡内的余额,总觉得自己会有买药的需求,于是便一直将余额放在卡内没有动。现在国家要取消个人账户,他们辛辛苦苦攒的余额,是否也会因此而烟消云散呢?
之前网上也有人说,要尽快将个人账户当中的余额消耗掉。否则一旦国家取消个人账户,我们就会遭遇不可预料的亏损。事实上,这样的说法并不正确。在取消个人账户之后,账户余额确实会消失,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消失,而是转入了我们另一个账户当中。
这笔余额转入统筹账户当中,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往往更多。一旦未来有住院的需求,那么统筹账户就会为我们提供更高的报销比例,让患者进一步减少医疗费用上的支出。部分参保人员,甚至可以直接用医保抵消住院费用。
总而言之,国家之所以要取消个人医保,主要还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有限医疗资源的分配。毕竟之前社会上的滥用现象不在少数,如果不对这一现象进行有效的制裁,那么未来医保的发展,就会逐渐偏离原有的轨道,无法给老百姓带来更大更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