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间为了能展现出我们城市的国际化,包括地铁在内的很多公共设施上都有英文标注。尤其是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一直以来也承办了很多国际大型活动,为了让国际友人出行更加便利,也到处都使用了英文标识。
然而现在人们却发现,北京的地铁上已经没有了英文,取而代之的则是汉语拼音。对此美媒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因为撤下这些英文标识之后,外国人都看不懂了岂不是很麻烦。如今网上有人讨论,中国地铁“去英语化”,美媒却“着急”了:外国人看不懂咋办?
二零二二年二月份,北京冬奥会成功举行,但是很多外国在来到北京之后,却发现地铁站的指示牌发生变化了,上边的英文标识变成了他们不认识的中文拼音。实际上这样的变化在一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对此很多人都表示不解。
毕竟冬奥会是全球性的大型体育赛事,届时全球各个国家的运动员都将会聚集在北京,可我们却在这个时候撤掉了英语标识,这是否是一种不符合待客之道的行为呢?一时间众网友们都开始在网上讨论这件事情,有些人觉得在冬奥会这个特殊时期,撤掉英文标识的做法是有失大国风范的,也给外国友人的出行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要知道他们在北京出行的时候,不管是做地铁、公交还是坐出租车都需要看路牌和标识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坐过站。但也有人觉得,在中国只用汉字是没有问题的,根本没有必要为了讨好其他国家的人就专门用英语标识出来。到后来就连美方的媒体都得知这件事情,并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指责和批评。
美媒表示,中国这样做完全没有顾及到外国游客的感受,是对其他国家人的不尊重。而他们之所以会将这件事情说得更夸张,也是担心本国的民众到了中国之后会因为没有英文标识而迷路,万一因此错过了重要的行程就得不偿失了。
另外他们也认为自己国家的人在全球的社会地位都是非常高的,所以他们到其他的国家之后,也应该享受到应有的服务和照顾,因此撤掉英文标识很明显是错误的决定。但实际上那只是媒体在跟风炒作大惊小怪罢了。
就算把地铁上的英文标识全部都去除掉了,冬奥会依然十分顺利地举行了,并且也并没有人抱怨自己有迷路的情况出现。这是因为在北京的地铁站当中,始终都有掌握流利英语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尤其是在举办国际活动的时候。
想找到一个懂英语的工作人员来问路还是十分容易的。所以就算看不懂路牌不知道去哪里,只要询问一下工作人员就能解决问题了。当然就算出了地铁站,没有了工作人员的帮助,那些外国友人也一样不会迷路。
要知道现在的手机软件已经十分先进了,在手机里不仅有翻译器还有非常精准的地图,不管要去哪里只要用地图一查,导航就会带他们到达目的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确实不需要英文标识。最后还有一点,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的实力和国际地位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都学起了中文。
就算不是精通,简单的标识和地名还是能看得懂的。另外学习中文的外国人,也都是从汉语拼音学起的,所以在英文标识被换成汉语拼音之后,依然还是有很多外国人能看懂的。所以不管大家在网络上如何讨论,去英文化都是必然的结果了。
现在不仅在北京,其他有英文标识的城市,也开始逐渐将英文换成汉语拼音了。还有一些地方,则是将英文换成了少数民族的语言。对此就有网友表示,的确应该这样做,虽然在国际化的现在,国内也有很多在这里旅游留学的外国人,但归根究底还是这里还是中国。
公共设施主要的服务对象也是中国人,如果是中英双文的话,就会压缩了字体的大小,尤其是交通路标,很容易让人看不清楚上面都写了些什么,大大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但是在去除掉英文之后,这样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对于去英文化的这种做法,相关部门自然也是有过全面的考虑的,所以大家也不用担心这样做会不会引起外国人的不满。还是那句话,这里是中国,我们不需要看外国人的脸色,我们去国外生活也要学习外语,那外国人来中国,为什么就不能学习汉语呢?那么对于这种做法,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