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交媒体上充斥着一些人分享的财务自由生活,让很多人对这一理想生活产生向往。实现财务自由并非只与存款数额有关,被动收入的多样化也是关键因素。通过身边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1.身边的两个例子
在某些情况下,财务自由并非需要巨额存款。通过房屋租赁、养老金等被动收入来源,一些老人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其中一个70岁的老人通过出租房屋获得的租金完全覆盖了生活开销,实现了财务自由。另一位70多岁的老人则依赖养老金,每月的退休金足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也实现了财务自由。
2.如果没有别的被动收入来源
对于没有其他被动收入来源的人,存款数额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只依赖存款利息这一来源,需要根据年支出和可享受的利率进行计算。以去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例,通过3%的固定存款利率,大约需要80多万元的存款数,才能实现年消费24538元的财务自由。此外,也可以根据财务自由的4%法则,攒到一年开销的25倍存款数,约为60多万元。
3.叠加多种方式,提高被动收入
我国多数人的存款数并不高,也难以仅凭存款利息实现财务自由。因此,建议叠加多种方式,提高被动收入,如出租房屋、出租闲置车辆、选择养老金养老等。在资金的管理上,可以将大部分资金存在银行存款中,同时对少部分资金选择一些增值方式,如基金定投等。此外,借助一些外贸经济平台,如代销,也是一个发展被动收入的途径。外贸行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可以通过一些政策扶持下的外贸经济平台,如代销,实现每月不错的利润。
实现财务自由并非仅靠存款数额,多样化的被动收入来源同样至关重要。通过合理规划资产配置,善于打理已有存款,以及积极寻找被动收入的途径,才能更好地迈向财务自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