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脱离了学生身份,开始踏入社会,谋生或养家的重任就开始一点点地被一个人扛在肩上了。在这个社会上,出生时含着金汤匙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多数人都要为了赚钱,为了那碎银几两而奔波。有很多人为了多赚些钱,主动或被动地加班,过着996的生活。还有一些人下班之后还兼职送外卖、跑网约车,一刻也不敢放松,不仅身累,而且心累,难以享受生活的乐趣。
那么,一个人究竟要奋斗到什么程度,要有多少存款,才能开始“享受”生活呢?你怎么看?
享受生活和金钱有关,但不是充要条件
要明白一点,并不是说一个人有了足够的金钱,才能享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也不乏拥有巨额金钱,却过得不开心的人,有些人甚至痛苦到会放弃生命的地步。也有一些有钱人,虽然拥有别人几辈子也赚不到的钱,可却失去了健康,整日在各个城市中的各大医院间,过得不一定比没钱的健康人快乐。
在古代,有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也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在现代,也有不少家庭,虽然穷困,可一家人和和美美,不争不吵,有劲往一处使,也能充分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因而,享受生活,其实并不一定要等到赚够多少钱才开始,我们随时可以开始享受生活。
有足够存款,可让人在物质上更轻松,不必为谋生出卖时间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现象也确实存在。有很多穷人,因为缺钱,所以父母不得不出外打工,让孩子在家成为留守儿童。因为缺钱,当家有重病老人和嗷嗷待哺的儿童时,有些老人会主动放弃治疗,将钱留给小辈。因为缺钱,有很多人不得不出卖着自己的劳力和时间,一天中真正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不过是睡觉前玩手机的那一小段时间。
而如果有了足够的存款,一个人不必为了谋生不得不出卖时间,不必冲着难缠的客户点头哈腰,当碰到堪称有毒的职场环境时,也能轻松地说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轻松裸辞。所以,有足够的存款,确实可以为人们享受享受的过程,提供更优渥的物质条件。
靠钱生钱,享受“财务自由”的生活
世界上,还有一种享受生活,是靠着钱生钱,享受“财务自由”的生活。由于被动收入就足以覆盖生活开销,哪怕不上班,日日睡到日上三竿,也不担心没钱花。毫无疑问,财务自由的生活是非常惬意的。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财务自由,尽情地享受生活呢?
有人可以靠出租房屋、出租车辆、版权费、股权分红、养老金等实现财务自由。如果普通人没有这些条件,那么也可以努力积攒足够多的存款,靠“钱生钱”所得来的利息覆盖生活开销。
去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4538元,城镇居民30391元,农村居民16632元。而当下,存款利率下行,很多人选择长期储蓄国债或者是长期定存或大额存单,大体能享受3%左右的利率水平,那么根据计算,如果想实现财务自由,上述3种消费支出分别所需的存款为:817933元、1013033元、554400元。
很可惜,据央行数据统计,我国居民中存款数在50万元以上的只有少数人。因此,大多数人是很难纯靠存款利息实现财务自由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等存够了足够财务自由的钱,再开始享受生活,因为届时说不准是什么时候了。
如果想要早日享受财务自由的生活,可以试着采用多种方式提升资金的平均收益率,比如在存款之外,适当引入一些基金定投等增值方式。也可以借助一些外贸经济平台的代销,20万每月得2000元利润。
总之,“享受”生活的生活态度和一个人拥有多少存款有关系,但却并不意味着需要攒够多少钱,才有享受生活的资格。我们完全可以从当下开始,享受生活的每一刻。不过也不可否认当有足够的金钱时,更有助于我们过上“有钱有闲有时间”的高质量生活,不是吗?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