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件三年,让大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三年的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有很多人失去了工作和收入来源。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拥有一笔存款,生活会相对比较轻松,这也印证了人们常说“手有余粮,心不慌”这一句话的道理。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由于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车贷等需要还,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存款。相比之下,中老年人或者一些退休人员才是存款的主力军,因为除了存款以外,每月还有固定的退休金,特别是年轻时收入比较高的退休人员,手握存款会更多。
不过,近期有内行人透露,不管银行里面有多少存款,退休人员需注意,事关钱袋子,有4件事建议提前做好准备。那么,这究竟指的是哪四件事呢?一起往下看看吧。
一、不要把钱全部存到一家银行
相信有很多的退休人员都习惯性将所有的存款都放在同一家银行。但其实,这种行为并不好,因为一旦在存款期间遇到任何的意外,自身的财产将会受到一定的损失。
特别是存款资金量不再50万元的理赔范围内,超出部分的资金将有可能拿不回来。因此,为了规避风险,尽可能将钱存放在不同银行之中比较好。除此之外,退休人员去银行存钱,也不要轻易购买银行里面的理财产品,如果选择购买理财产品,不仅没有任何的收益,甚至连本金都会亏损。
二、不要将存款尽早交给儿女
可能有人对不要将存款尽早交给儿女的看法表示疑惑,这主要是因为退休老人一旦将自己的钱交给儿女,很多事情将无法做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失去决定权。
当然,如果认为自己的儿女懂得感恩,把钱交给自己的儿女管理也是可以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退休老人将钱交给儿女之后,态度发生极大改变的情况。所以,是否要把钱交给儿女,一定要三思再决定。
三、密码告知身边信任的人
由于现在很多退休老人都喜欢把钱存银行,而且还都喜欢存定期,因为能拿到相对较多的利息。但是定期存款的时间都相对比较长,而退休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会减退,可能会出现遗忘密码的情况发生。所以,可以考虑将银行存款密码告知给身边信任的人,这样可以以备不时之需。
四、借钱、投资需谨慎
我国居民都比较重视感情,朋友借钱如果不给,会觉得自己不够仁义。但是针对借钱这件事,一定要做好预想准备,如果是小钱,能帮则帮,即使钱回不来也算是救济了。可如果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尽量还是走正规的借款流程,这样以防钱回不来,还将情谊受到伤害。
还有就是金融投资,随着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概念被普及,我国不少居民都会选择通过理财的方式来实现“钱生钱”。但是在选择理财方式时,一定要谨慎,考虑多方面因素,尽可能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方式,
比如上文提到的银行定期储蓄、或者储蓄国债、还有一些随政策搭建的外贸经济平台的代销,30天周期1%的稳定利润,相当于10万元每月1000元回报,合理配置能稳定带来更多的被动收入。
总之,对于退休人员来说,手中的资金基本都是自己的养老钱,容不得任何的闪失,所以不管手握多少钱,都需要注意以上4方面事项,万一有用呢。当然,不止退休人员,在银行存钱的年轻人也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