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房产

房价一旦如葱 头疼的并不是手上有房的炒房客 而是这“3类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谋求更高的收入选择进入城市工作。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往往让人感到措手不及。表面上看,城市生活带来的确实是更多的收入,但在与支出相比较时,这些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谋求更高的收入选择进入城市工作。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往往让人感到措手不及。表面上看,城市生活带来的确实是更多的收入,但在与支出相比较时,这些收入往往显得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开始感到生活的焦虑,甚至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困扰,尤其是随着房价涨幅逐渐放缓,甚至开始下跌。此时,头疼的人并不是手握房产的炒房客,而是另外的“3类人”

1. 当初跟风买房的人

在2017-2019年间,许多人纷纷将毕生积蓄投入到房地产市场,然而真正能够从中受益的人并不多。这是为什么呢?

炒房本身就是一门技术活,需要遵循“了解政策、及时出手”这一八字秘诀。尽管许多人在过去通过购房获得了一些收益,但由于不清楚何时出手,最终并未真正赚到钱。

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并不了解投资炒房的秘诀,而是盲目跟风,缺乏详细的分析。

这是个本质性的问题,正如“外行远远没有内行精明”那样,对内行人来说,他们了解更多的内幕,早就决定了何时出手。

对于那些跟风买房的人来说,当房价大幅上涨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一旦房价下跌,他们手上的房产不仅亏钱,更为关键的是卖不出去,这才是最令人头疼的地方。

2. 高杠杆买房的人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提到使用高杠杆购房是一种极具风险的做法。

在房价上涨时,很多人会为了买房锁紧裤腰带,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有希望获得更高的回报。一旦房价下跌,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次心理上的重大打击,让他们觉得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没有任何意义。

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假设贷款100万元购房,按照30年还清,如果房贷利率为5.5%,每月需还贷约5600元。

在二线城市,普遍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这样算下来,每个家庭似乎都能够承受得起一套房子。

问题是一旦房贷成本过高,占月收入的60%以上,风险就会成倍增加。因为生活中除了购房支出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潜在开销,如子女养育、子女赡养、娱乐、休闲等。

更为关键的是,一旦房价下跌,房贷成本却不会减少,损失将更为惨重。所以,建议将房贷支出占比控制在40%以下,即便在房价全面下跌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够承受得住。

3. 轻信炒房致富的言论

实际上,真正能够通过炒房致富的时间相当短暂,主要集中在2010年左右和2016-2019年。

这两个时间段正好是我国大规模刺激楼市的时期,包括2009年的四万亿现金刺激需求端和2015年的“去库存+棚改货币化”。

在这两次刺激下,房价开始上涨。类似于其他政策,这样的刺激是有时效性的,时间相当短暂。随着楼市的饱和,炒房也逐渐变得不再赚钱。

在当前时点,早已过了黄金时机,如果仍然轻信炒房致富的言论,那只会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买房并不是一件难事,为什么很多人却感到如此困扰呢?我认为问题在于思路不清晰。

简而言之,就是“什么都想占便宜,什么都不想冒风险”的心态。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好事,至少现在没有。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内容对您照成影响(内容、图片等),请联系本站,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dd444

为您推荐

住建部4个“关键信号” 标志着楼市 或迎来转折点 无房人注意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房地产的迅速发展为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推动,现实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我们都能轻松说出其中几个。这里将谈论其...

半路中断了 2023年起 房地产市场复苏 突然停止了 

2023年前两个月,房地产行业出现了明显的复苏迹象,就在复苏的道路上,却突然中断了。除了之前提到的房屋销售困难,还有两个...

又打起老房子的主意 住建部长10字表态 2023年起 2类人受影响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房企、投资客、置业中介和炒房客都渴望看到一场狂欢的出现,即使只是短暂的。这是因为各...

房价出现“新动向” 3个关键信息 能否帮助我们 预测楼市走向

对于房价的预测,一直以来我们往往凭感觉判断“涨或者跌”,但若深入思考为何如此,大多数人却难以给出确切原因。 对于计划购房...

涨价没有结果 房地产“降价抛售潮” 却先来了 

当人们面临不确定性时,常常会使用“如果、假如、要是”等词语来探索可能的情景。现实往往告诉我们,大多数假设只是满足我们内心...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