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推荐

“AI+智能制造”是否是下一个风口?

虎年将至,对于“AI+智能制造”也似乎随着成立仅四年的创新奇智港股上市而“虎力全开”。2022年1月27日,作为“AI+制造”第一股,创新奇智(2121.HK)正式登录港交所挂牌上…

虎年将至,对于“AI+智能制造”也似乎随着成立仅四年的创新奇智港股上市而“虎力全开”。2022年1月27日,作为“AI+制造”第一股,创新奇智(2121.HK)正式登录港交所挂牌上市,众多资本和股民追捧,总市值一度达150亿元,引起行业普遍关注, “AI+智能制造”是否会成为的下一个风口?

AI+智能制造”是特别适合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市场

回看上个十年,最大的风口是容易形成信息网络垄断的互联网行业,创造了若干市值千亿规模的“大胖子”。但是商业规模也是一把双刃剑,垄断、市场操弄、资源虹吸就暴露出颇有争议的另一面。而AI技术驱动的智能制造和工业数字化转型呼应的是工业制造的长尾应用。虽然制造业任何单一行业的应用需求都不会形成巨无霸的规模,但是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面临全面数字化升级转型,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必然是不可或缺的力量,“AI+制造业”从中长期来看,总体市场规模都非常的巨大。

我国制造业体量位居全球第一,发展迅猛。2010-2020十年间,我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逐年攀升。2020年的产值规模约为25056亿元,同比增长18.85%(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

虽然智能制造的市场规模巨大,但是细分场景数量也很大,这源于众多工业产品多样化的制造场景决定的。中国目前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中国的产量占居全球第一(新华网数据)。如果计算在整个工业产业链上的中间工业制品,数量是非常庞大的。

在这样一个大的行业背景下,没有一家“AI+智能制造”企业能够轻易覆盖超过10个细分应用领域,所以智能制造市场主体将是一批市值十亿或百亿的专精特新“小巨人”组成的。这种行业特性非常符合国家《中国制造2025》和“十四五”规划:强调大力发展工业“四基”,促进大企业与中小发展,发展一批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建设制造强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要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国家战略、政策导向还是市场驱动,都为“AI+智能制造”提供了需求、条件和支撑。商业落地能力一直备受诟病的人工智能企业,如果能够像创新奇智一样,不要扎堆“TO G”,更多的企业能够放低身段俯身贴地,深入传统制造业细分市场,为传统制造业降本增效赋能,推动制造业升级,不乏是一个非常落地的市场,虽然可能挣到的是辛苦钱,但也是对产业、对国家有意义的钱,也可能是解决人工智能企业难盈利问题的一个尝试。

承受落地周期+软硬一体化交付能力是 AI+智能制造”重要壁垒

一般来说,“AI+智能制造”项目都是制造型企业实际需求为驱动的应用项目。尤其是针对以AI技术为驱动的应用,项目验收指标的完成都是需要AI技术、现场设备和产线环境共同作用来完成的。需要有一定周期的实验验证过程,因此项目采取的方式都是在初始阶段进行“项目试点”,如果达到稳定的指标输出再进行“大规模复制推广”。

从业内经验来看,从项目试点到复制推广,时间周期大概在一年左右。而且据业内企业的落地经验统计,一般来说“AI+智能制造”的项目仅有30-40%能从试点阶段走到全面复制推广阶段,更多的由于技术不成熟、场景太复杂、验收难结款难等原因而胎死腹中。从创新奇智的成长史研究,也可以得出这个规律,在工业领域崭露头角的AI企业,都是经历了这个痛苦的过程,厚积薄发,才进入了一个个细分赛道,做深做透,逐步走向规模化复制推广的道路,大约都经历了少则3年甚至更长的周期,大部分初创企业因为资金等问题难以度过,大部分半途夭折或转型。

据公开统计信息(中商情报网)表明,从2018年开始,“AI+智能制造”新启动的项目数量在快速增加,按照3年左右的成熟周期,2022年的确是让人浮想联翩的一年,据此预测,未来几年,“AI+智能制造”领域会形成爆发式增长的态势,而规模化复制推广成为了这段时间爆发增长的主要发动机。从试点项目走到规模化复制推广阶段的项目数量将形成快速上扬的趋势,成功熬过这个痛苦周期的科技公司尤其是人工智能企业,未来的成长值得关注。

另外,真正和制造业形成长期生态伙伴,光靠提供算法或软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和硬件(如检测线、生产线)紧密结合,能否提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硬件产品,是否具备软硬一体化交付能力,给客户的是一个解决饥饿问题的“汉堡”,还只是“那片黄油”,对绝大部分软件起家的人工智能企业,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验。

AI+智能制造”的科创企业均得到了多轮融资支持

在“AI+智能制造”业务潜伏期,AI独角兽以及一些细分领域中小科技企业都在提前布局和积累,随着创新奇智的上市,预计资本市场将越发关注相同赛道有所积累的企业,观察还有哪些是下一个可能上市的“AI+智能制造”公司。

深兰科技

以深兰科技为例,作为D轮融资的AI独角兽,深兰科技的发展路线却不太为人所知。深兰科技是有国有控股投资机构(例如中金公司,也投资了创新奇智)投资背景的,也是少有的非VIE架构公司。虽然表面上看和政府合作比较多,但是业务似乎更多地围绕着ToB开展。

公开资料,深兰科技在2019年和2020年都有AI工业领域产品或系统的发布,客户从公开信息可以查到的有大飞机企业商飞和沈飞、宝钢、鞍钢、海尔、美的、通力电梯、法国威立雅、法国德高和汽车零部件等企业,营收数据未披露,但来自其股东和投资界的消息,深兰科技的AI工业业务主要在医药灯检、自然资源(木业)加工领域发力,部分服务的产品在国内市场有一定占比,提供标准化的软硬一体化产品和服务,商业模式是承包企业检测业务或按照降本增效分成,据透露工业智能化是其集团化经营中的一个重要板块,业务已经完成重组,旗下多家从事“AI+智能制造”的企业正在组建智能工业公司,独立进入资本市场。

据查,2021年7月,深兰科技出现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海尔卡奥斯

再例如,在工业物联网领域如日中天的海尔卡奥斯,走的是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即平台发展路线。2021年9月更是放出完成超10亿元B轮巨额融资的消息,其投前估值更是突破了150亿元,较A轮估值增长了一倍,甚至已经超过了IPO上市的创新奇智。

仔细分析,海尔卡奥斯也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工业场景”。本着海尔集团“人单合一、链群合约”的企业发展模式,本着把大企业做小的理念,基于海尔孵化的庞大数量的“小微”,海尔卡奥斯不缺落地场景。在海尔生态中就很有希望把平台做成一定规模,并且更重要的是有很好的自我造血能力。

公开信息显示,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以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BaaS引擎为基础打造,对接公共服务达830项、赋能服务281项、赋能应用15655个,实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大规模定制模式。海尔智造在生产线、生产环节就与用户连接起来,为用户体验而生产,实现物联网时代全流程的“超链接”。那么像海尔卡奥斯这样的平台驱动行业赋能的企业,是否更能得到市场和资本的认可,我们也拭目以待。

另外,例如聚时科技、芯歌科技、感图科技也已经在各自的优势技术上找到了对应的“AI+”细分应用场景,并在2021年完成了B轮或A++轮的融资,向最终上市又迈出了一步。

从资本的角度看,创新奇智的上市打开了一扇窗,验证了“AI+智能制造”领域可能适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落地发力和实现效益,也给诸多找不到盈利方法的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了一个样板,技术就是要赋能传统企业降本增效、提高品质、通过给客户增加效益获得自己的技术价值和经济效益才是王道;否则,再高大上的技术,不能落地形成规模效益也是没有多少有价值的意义的;只有像创新奇智一样,踏踏实实地弯下腰,通过为传统企业解决痛点,实现自己盈利,企业有盈利政府就有税收,企业最终上市除了资本获利,同时也能给政府、行业和社会都带来好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科技企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内容对您照成影响(内容、图片等),请联系本站,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杨利伟

本人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来源于网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站内删除!

为您推荐

房价下跌也没人买 老百姓钱包已经掏空 炒房客成了“接盘侠”

三四线城市房价的连续下跌引发了人们的注意,即便房价下跌,却没有激发购房热情。本文将探讨房价下跌的原因,其中包括房价与普通...

民宿酒店入住率爆满“人挤人的感觉回来了”

海南三亚已经成为了旅游热门的地方,尤其是在过年的期间,很多人都想要出去玩一玩,随着疫情防控优化的政策放开大家出去玩的欲望...

春季躁动下的行情复盘与展望  优先关注确定性

对于A股市场始终是更多投资人非常关注的,所在最新的投资策略方面,也是能够有着一些分析中,尤其是今年的A股短期在春季一年以...

大数据看奋进的中国节奏 促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于整体的新能源以及清洁能源发展应该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也是现在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案,尤其是2022年随着新能源的改革,已...

充电桩建设进程再提速 光储充放一体化等成新趋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力已经逐渐的不错,得到了更好的提升趋势,多种方式已经开始呈现出了不错的驱动效果。充电桩的发展也是能够...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