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经济

中科院:中国越发达地区,人群发达秘笈心理要健康

近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了《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分析了2019-2020年中国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对跨越十余年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变迁进行…

近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了《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分析了2019-2020年中国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对跨越十余年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变迁进行分析比较。

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心理健康状况的地区差异仍然显著,东部地区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其他地区。以其中一项抑郁的调查结果为例,东部地区的抑郁高风险检出率为13.4%,东北地区的检出率为12.4%,而中部地区的检出率为20.6%,西部地区的检出率为20.1%。

精神状况不仅反映出了地区差异,在城乡、不同学历人群中也出现了差异。同样,仍以抑郁为例,农村户口人群中抑郁高风险的检出率为16.5%,要略高于城镇人群的抑郁检出率14.0%。尽管城市人群经常因为抑郁、焦虑乃至自杀出现在新闻里,但中科院这份报告提示这种“被看见”程度的差异,是因为农村户口人群的心理状况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而不同学历的调查对象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也存在差异,近年来高校抑郁受到了广泛关注,报告显示,大学本科及以上群体的抑郁高风险检出率为13.6%,而中专/大专和高中及以下的群体受到还要高出这一数字,二者分别为16%和18.1%。

不同于城市、高学历人群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精神类医疗资源,低学历、农村人群在精神类疾病方面,长时间处于“失语”的状态。农村地区的中老年人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收入较少,社区基础设施较少,获得政府资助的公共资源和保健服务也较少。此前华中科技大学和佐治亚大学发表在Social Science & Medicine上的文章就显示了,与城市中老年人相比,农村中老年人人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交活动较差。

当时研究人员分析认为,这可能与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打乱相关,由于许多年轻人搬到城市工作,削弱了农村地区的社区联系。

此次报告将调查对象划分为四个年龄段:18~24岁、25~34岁、35~44岁、45岁及以上。分析发现,随着年龄增加,以中国心理健康表衡量的心理健康指数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18~24岁组的心理健康指数低于其他个年龄段,这一结果提示,青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多发,需要重视青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小组于2008年进行了首次全国心理健康状况调查,2020年的调查中采用了一部分与2008年调查中完全一致的题目,以便进行跨年比较。

结果显示,人群心理健康意识有所增强,人群对未来5年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呈乐观倾向,其中东部地区调查对象对未来心理健康水平抱有更积极的预期。

基于上述结果,报告中提出要维护和促进国民心理健康,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供给;规范化建设;关注重点对准中西部地区的心理健康资源;加强对低学历、低收入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内容对您照成影响(内容、图片等),请联系本站,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杨利伟

本人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来源于网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站内删除!

为您推荐

危机扩大!中国持续减持美债?日本罕见抛售美债?美债危机还没完

中方持续减持美债的影响和原因 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动,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中国持续减持美债的行为。据...

中美汇率较量结束!中国胜利在望?美国衰退,人民币持续增值?

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加息无法挽救 在本轮汇率战争中,美国选择了加息作为应对通胀的手段。然而,事实证明,美国的加息政策并...

任泽平:把存款利率降到零是利国利民,网友:那银行该如何应对?

零利率政策的利国利民之处 任泽平经济学家提出将存款利率降至零是利国利民的观点,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降低存款利率可以刺激经...

美国衰退影响美元?人民币持续升值,如何解读?

汇率危机的缓解和人民币的升值 最近几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贬值,一度触及7.3的重要关口。然而,在央行和国内宏观政策...

国道收费,减轻财政压力,确实也提供了一部分公路工作人员就业

国道收费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然而,公路建设和维护需要巨额的资金,...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