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财经 | 证券 | 经济 | 基金 | 能源 | 科技 | 宏观 | 房产 | 期货 | 理财 | 汽车 | 配资 | 黄金 | 法治 | 原创 | 头条
蓝光进化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样本观察系列报道(2)

发稿时间:2018-05-16 13:18:11 来源:财经界综合

规模化这条路径虽可缓一时之焦虑,积聚眼前的资源与财富,但抵达抛物线顶端之后应该如何可持续性生存?百强榜单上的每个房企无不在深入思考。

当经济发展的首要诉求已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房地产行业不仅要“房住不炒”,还要“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摆在企业面前的时代变化与阵痛,其实已经为企业未来的选择给出了方向:跟随社会发展矛盾、时代需求的转型,寻找企业的创新式转型,踩着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节奏,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增长。

什么是新的时代需求?是互联网、智能化、文旅等“美好生活”内容与服务。什么是高质量增长?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企业不是一味追求“大”,更要向“强”迈进。

仅文旅板块,最近的一两年里,就有绿地、华侨城、融创中国、蓝光发展等大型上市房企相继发招。仅在四川,如金杯集团、陇海地产、会展集团等,更是在川内多个二三圈层城市频繁出手拿地,产品全部瞄准文化旅游这个热点。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发布文旅产品“水果侠”的蓝光发展,不仅在企业组织架构上将文旅板块独立出来,专门成立蓝光文旅集团,而且还迅速地构建起更为多元的、有利于实现产业闭环的战略发展体系。

生命健康、文旅、教育、互联网、智能等多元化产业布局,不断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使得“蓝光发展”这家企业逐步淡化了房地产企业的单一标签,转型成为一家从居住到生活、生命,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综合企业。

进化之势:快、稳、准知行合一方法论

在新的发展命题下,房地产开发企业需要完成从单纯的居住产品供应商,向美好生活服务商、运营商的身份进化。与简单的转型不同,这种企业进化,是基因内核稳固前提下的自我生长,这时候决定企业在进化过程中是被淘汰还是变得越来越好的,是企业的成长性、应变能力,而不是企业的规模体量,体量太大更可能成为进化过程中的死穴。

以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有非常明显的周期性。当市场行情向好,赚钱难度较低时,大量的非房企业进入,能源、化工、矿产、保险、食品等行业的企业,买地新增房地产开发业务的情况已是屡见不鲜;而当房地产行业不景气时,这些涉房企业又以项目转让、股权出让等方式迅速退出。这个行业现象表明,房地产开发这个行业,过往以资金驱动就基本足够,本身进入门槛并不高,这是给所有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警示。但是另一方面,非房企业基于对房地产市场大周期、大趋势的判断而做到快进快出,又是当下所有房企应该学会的生存和“进化”之道。

恒大集团在房地产主业之外,在粮食、农业、体育、文旅、金融等多个领域的迅速拓展布局,而其中部分新进入的板块,又能在一到两年的尝试之后全面撤出,这种“折腾”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行业形象,更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多个产业领域的资源渠道,积累了异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万科的“八爪鱼”、龙湖的“四大主航道业务”、蓝光发展的多元化产业布局,与恒大的多元化战略,都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有所收效的,让企业在这种“多元化”探索中有所成长进化的,则一定是能够在实践探索中做到快、准、稳的企业。

蓝光发展当前的战略板块构成表明所有的创新、业务拓展都是围绕“人居蓝光+生命蓝光”的“双轮驱动”模式展开的。

快——无论是企业战略判断、产业拓展还是产品价值升级,各个部门、领域的决策都要求相当利落,想清楚便付诸行动,避免贻误时机。例如蓝光发展在文旅产业布局、互联网行业、住宅产品改善转型方面,都表现出了快于绝大多数同行的速度。

稳——任何决策与执行过程中,都有可靠、稳妥的管控机制,确保企业在可控的风险范围内活动。龙湖集团出了名的拿地纪律要求和长期以来控制得极低的资金成本,最大限度降低了企业的发展风险。

准——在投资能力上要求精准。进一个城市就火一个城市,布局一个业务领域,便提升一个行业的关注度。这种精准的决断与执行,与企业发展背后强大高质的人才体系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责任编辑:夏晨风
猜你喜欢